吴校长接长江津县立中学的同时,就是我们卅三,四班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校长温文儒雅,接长后,政通人和,以身敎重於言敎,诱导学生专心学业,一心向善,每逢週会,除邀请学者专家演讲外,必亲临主持讲解诗歌,所讲之诗歌,均係亲笔缮写交由印刷厂以红字石印而成,所有参加学生人手一篇,因此师生无不提前到达,挤满礼堂,一时鸦雀无声,直至诗歌讲究后,全体学生意犹未尽,不愿离去。在校所讲诗歌,不下数十篇,可惜均留大陆,否则眞可装订成册以饗读者,如今江山变色,人物已非,但对校长之作品,部份犹残留脑海,今忆录於后,残缺之处颇多,实非现有脑力所能充实,尙请谅解。
江津中学校址广大,环境淸幽,除敎室、寢室、饭厅专用外,另设有自修室,以供学生早晚自修之用。並自备发电机,以供照明,此为学校特色,由於建校已久,校內花木抉疏,道路两旁绿柳成荫。网球场四週,桐叶参天,校园花圃美不胜收,置身其中,颇有诗情画意,气势雄伟之感。校长到任后,为提高学生爱国情操。就学校与津城美境,写成校歌,並谱以英国名曲,以增进学生之德育。我记得校歌歌词是这样的:
杨柳靑靑梧叶碧,纹窗掩荫玻璃白。
赖我生生玆少年,大幕同演风云剧。
老朝息战分今惜,唤醒国民魂与魄。
鼎山几水爭姸惜,日月眺晚暮空炽。
江津中学缺乏大的运动场,校长建议县府将大西门外墓地予以整建,经县府同意后,校长卽成立服务队四十二人,由校长在学生中选定,笔者亦在被选之列,服务证编號为二十四號,每週上下午由校长亲自率领,至现场丈量,规划,建设,歷经半年始告完成,「几水眞眞好、津城处处情,大西门外路,长忆爱靑坪,处处枝枝香橘子,村村舍舍涌滩声,风光四季明,归去一舟轻。」这就是江津县城和江津中学大运动场的写照。
九一八事变,校长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敌愾同仇,作了很多的诗歌,来鼓励学生的爱国情操,笔者祇记得其中的几句:
继起后从来,廿载出师仍此待。
我当驳笔跟隨君,倚马行文告世界。
或从负弩为前驱,长啸推君作元帅。
神明先鉴神洲光,天地不倾华族在。
此仇不可消,此辱誓当雪。
尝胆臥薪廿载期,非君与我谁能得。
校长敎育学生修身处世之道、曾有下列讲训:
淸晨不厌起、起床卽整理。
不说谎话不駡人、不谈人短德为邻。
併坐不横肱、併行不乱步。
併席不先食、併立不当路。
戒除烟酒嫖赌、羞与恶人为伍。
一书未完、不读他书、一事未成、不易他图。
忍穷不借钱、贱儿不受怜。
公物公家所有、爱护为我所守。
有害身心刋物、为祸甚於服毒。
巴人歌,是校长的绝笔,校长前一天,在重庆靑年会演讲完毕以后,卽赶回来向学校全体师生讲解,讲解时眞是淋漓尽致、情感溢流,歷时三个小时,始讲解完毕,诗词与讲词眞是空前绝后,当时笔者心中,卽有不祥之感,越三日校长以病闻,不及一月,病逝「白屋」。校长在白沙鎭聚奎中校任敎时,有「紫金山下葬孙公、黑石山前葬吴生」之留言,逝世后,全体师生护灵沿长江西上,将遗体安葬於黑石山下,一代文豪,就此长眠,回忆往事,能不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