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per 发表于 2008-3-6 21:10:54

BrazilFW2.30.1简体中文汉化文件

诸位软件路由论坛的兄弟:
你们好!

我在本论坛DreamCat兄以及台湾Chun-Chieh Tseng兄(疑似狼主,但我目前还没有与狼主联系)两位所做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BrazilFW 2.30.1版的汉化工作。

之前,我曾用论坛短消息与DreamCat兄取得了联系,希望他能够到我的Blog看看汉化成果,并给出修改意见。
很荣幸,DreamCat兄去我那里指出了不足并且给了很好的建议。我在这里对他表示感谢。

随后,我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比如,我在最近的一次修改中,尽量去“意译”,而避免“直译”。
同时,针对英文原版,我在值得注意的地方采用了粗体,或者加下划线来提醒最终用户注意。

虽然是这样,但可能还是会有很多翻译错误或者翻译不准确的地方。

不过,一个人的力量与精力是有限的。我发现自己与DreamCat兄一样,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并不会在某件事物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完成了BrazilFW的汉化之后,我很快地投入到了FreeSCO的研究中去了,也没有再继续完善BrazilFW的本地化工作了。

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缺乏生产环境做测试,我仅能在虚拟机上“体验”软路由的表面强大,而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在生产环境中架设软路由带来的成就感。

在本论坛潜水1年多,受益良多。是你们的帖子让我吸收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感谢软件路由论坛!

最后再次重申,由于我英语水平很差(此次汉化除了参考两位前辈的成果外,靠得就是Lingoes这个工具),所以在汉化中难免会有很多错误与失误出现,如果您能够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将感激不尽!!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希望您能给我写邮件或者前往我的Blog留言,这是两种最快捷的方式。或者也可以直接在这里留言。但是我申明一点,我不能对您提供任何的技术支持,因为我的水平也仅仅是入门而已。

我采取两种方式发布这个汉化包:
1.贴出原代码
2.将汉化压缩包language.gz上传到本页结尾,提供下载。
安装方法:
我不作介绍,请参考澎湖人No.1自由软体交流网的相关文章。


# # # 申明 # # #

本作品遵从创作共享版权协议,要求署名、非商业和保持一致。

软件版权属于BrazilFW | 中文简体汉化包版权属于DreamCat | 繁体中文汉化包版权属于Chun-Chieh Tseng

本汉化语言包是在参考了上述两位前辈的汉化成果的基础上修改而来。

weeper为该修正版作者。

本人并非专业汉化人,仅仅是出于爱好与兴趣,对原汉化作者的作品进行了修正。因此我没有任何负责解释与承担您因使用本作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损失的义务与责任。对使用本作品因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如果您下载并且使用了本作品,即表示您同意并且认可了上述申明!

以下即是代码部分:   1. # BrazilFW Linux Web 管理器的语言文件
   2. # Chinese (Simplified)- 中国 简体中文
   3. # 原始文件作者
   4. # MPG - www.mpg.com.br/BrazilFW/ - mpg@mpg.com.br
   5. # Claudio Roberto Cussuol - claudio_cl@rictec.com.br
   6. # 简体中文CHN 原始作者及翻译:软件路由器论坛 | DreamCat | www.routerclub.com
   7. # 繁体中文Chinese (Traditional)语言文件译自 webadmin.chn、webadmin.enu
   8. # 繁体中文化 UTF-8 (no BOM) by Chun-Chieh Tseng
   9. # 此简体中文包参照webadmin.enu、webadmin.chn、澎湖人自由软体交流网(http: //b2d.phc.edu.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5&bdsn=380)下载的 language.gz修改而成
10. # 最后修改日期:
11. # 2008/3/4 - BrazilFW 版本 2.30.1
12. # 简体修正汉化 by weeper | xu63112@yahoo.com.cn | www.soundghost.com
13. # 此简体中文版主要根据上述中网络前辈们的翻译成果修改而来,功劳属于他们,我仅仅是做了重新整理与调整,以及少量的增删工作
14. # 在同意不删除原作者名字的情况下,可以修改这份文件
15. #LANGUAGE_CODE 必须是三个字符
16. #LANGUAGE_NAME 中不要使用重音符号
17. LANGUAGE_CODE="CHN"
18. NATIVE_LANGUAGE_NAME="中文 - 中国"
19. ENGLISH_LANGUAGE_NAME="Chinese - China"
20. # Header
21. MWE="Web 管理器"
22. VRS="版本"
23. WEL="欢迎使用 BrazilFW Web 管理器"
24. # Menu - Left
25. MM="主菜单"
26. Mh="系统状态"
27. Mdl="拨号"
28. Mhg="挂断"
29. Mln="LAN 设置"
30. Mic="Internet 设置"
31. Mdz="DMZ 设置"
32. Mdh="DHCP 设置"
33. Mac="系统设置"
34. Mpf="端口转发"
35. Mqc="QOS 设置"
36. Msp="修改密码"
37. Mcf="配置文件"
38. Mdt="诊断工具"
39. Mbt="立即备份"
40. Mpc="重新启动"
41. # 警告
42. Wta="警告:配置已经改变,但尚未备份。"
43. Wtb="警告:配置已经备份,但系统尚未重新启动。"
44. Wtc="需要 <u>立即备份</u> 并重新启动以便使改动生效。"
45. Wtd="警告:配置已经改变"
46. Wsi="需要<u>立即备份</u>!"
47. Wte="注意!"
48. Wtf="不使用自动备份"
49. Wtg="使用自动备份"
50. Wth="错误:必须指定起始和结束的 IP 地址。"
51. Wti="警告:DHCP 地址范围不属于同一网段"
52. Wtj="在 DHCP/DNS 设置页纠正它,或者"
53. Wtk="改动 LAN 配置,然后 <u>立即备份</u> 并 <u>重新启动</u> 系统。"
54. Wtl="需要<u>立即备份</u>,以便储存所做的改动。"
55. Wak="你需要执行哪个动作?"
56. Wop="可选"
57. Wed="和"
58. Wnt="网络"
59. Wsc="秒"
60. Wsv="改动已经写入 BrazilFW Linux 配置文件。"
61. Wsp="设置系统密码"
62. Wcp="改变系统密码"
63. Wnp="新的密码"
64. Wsu="系统密码已更新"
65. Wbs="系统备份"
66. Wsb="开始备份配置"
67. Wrb="重新启动中"
68. Wro="重新启动"
69. Wpo="关机"
70. Wqo="重新启动"
71. Wso="关机"
72. Wba="BrazilFW Linux 设置已经改变。"
73. Wqa="在重新启动之前,不要忘记保存配置!"
74. # 该命令用于重新启动系统,不是清除
75. Wto="重设"
76. # forms
77. Fbk="返回列表"
78. Fce="BrazilFW 编辑"
79. Fcf="确认"
80. Fcg="设置"
81. Fcw="以下内容已经写入 BrazilFW"
82. Fdf="在 <u>重新启动系统之前</u> 不要忘记 <u>立即备份</u> !"
83. Fee="编辑"
84. Feo="Ok"
85. Fer="重设"
86. Fsb="提交"
87. Fsv="保存"
88. Frc="推荐"
89. Frq="必须"
90. Fno="否"
91. Fop="可选"
92. Fye="是"
93. Fab="租期时间"
94. Fac="动作"
95. Fad="注释"
96. Fae="删除"
97. Faf="编辑"
98. Fag="刷新列表"
99. Fah="不要忘记保存配置"
100. Fai="不安全"
101. Faj="激活"
102. Fak="类型"
103. Fal="规则"
104. Fam="来源"
105. Fan="目的"
106. Fao="端口"
107. Fap="允许"
108. Faq="拒绝"
109. Far="或"
110. Fas="高"
111. Fat="低"
112. Fau="优先级"
113. Fav="All"
114. Fay="重新加载"
115. Faw="导航:"
116. Faz="别名"
117. Fbl="返回列表"
118. # file index.cgi
119. Agi="一般信息"
120. Avs="版本"
121. Ahs="主机名"
122. Adn="域"
123. Ans="网络状态"
124. Ani="Internet (WAN)"
125. Ast="状态"
126. Ait="Internet 类型"
127. Aei="WAN IP 地址"
128. Afs="第一"
129. And="第二"
130. Ard="第三"
131. Anm="子网掩码"
132. Agt="网关"
133. Acs="连接建立自"
134. Act="连接字串"
135. Aln="本地网络 (LAN)"
136. Ali="本地 IP 地址"
137. Abc="广播"
138. Adz="DMZ"
139. Aip="IP 地址"
140. Adi="DNS 信息"
141. Apn="主 DNS 服务器"
142. Asn="备用 DNS 服务器"
143. Atn="第三 DNS 服务器"
144. Asv="服务"
145. Adc="DNS 缓存"
146. Ads="DHCP 服务"
147. Ass="SSH 服务"
148. Awa="Web 管理"
149. Asi="系统信息"
150. Akv="Linux 内核版本"
151. Amc="CPU"
152. Adt="当前时间"
153. Aup="已运行时间"
154. Ala="平均负载"
155. Als="最近"
156. Amn="分钟"
157. Amu="内存使用"
158. Aus="已使用"
159. Afr="空闲"
160. Abb="最近 1 分钟"
161. Abd="总计"
162. Abe="端口"
163. Abf="网关测试"
164. Abg="DNS 测试"
165. Abh="释放 IP"
166. Abi="更新 IP"
167. Abj="允许"
168. Abk="禁止"
169. Abl="仅用于内部"
170. Abm="启用"
171. Abn="未启用"
172. Abo="就绪"
173. Abp="PPP (拨号)"
174. Abq="PPPoE (DSL)"
175. Abr="Ethernet (静态 IP)"
176. Abs="Ethernet (DHCP 分配的 IP)"
177. # file lanconf.cgi
178. Lyf="LAN 设置"
179. Lym="必须指定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180. Lyn="LAN 设置已经更新。"
181. Lpi="第一 IP 地址"
182. Lpj="第二 IP 地址"
183. Lpk="第三 IP 地址"
184. # inetconf.cgi is choose with pppoe-conf or ethernet-conf or ppp-conf
185. # file pppoe-conf.cgi
186. Inm="Internet (WAN) 设置"
187. Iac="Internet (WAN) 地址设置"
188. Icc="Internet (WAN) 连接设置"
189. Ioc="按需连接"
190. Iot="可以在 <b>出站通信</b> 上维持 <b>始终保持连接</b> 或 <b>自动连接</b>,并在没有数据访问的一段时间后<b>自动关闭连接</b>"
191. Ikc="始终保持连接"
192. Iuc="使用按需连接"
193. Itm="按需连接超时时间"
194. Ius="用户名"
195. Ips="密码"
196. Ids="DNS 服务器"
197. Idn="域名"
198. # file ethernet-conf.cgi
199. Ecf="编辑配置文件"
200. Eia="Internet (WAN) 地址设置"
201. Edc="DHCP 设置"
202. Esi="静态 IP 设置"
203. Ema="某些地区要求你提供主机名以便获得 IP 地址。"
204. Emb="如果已经为计算机提供了主机名,在这里输入:"
205. Edg="网关"
206. Edn="域名"
207. Enc="网卡 MAC 欺骗"
208. Efn="用来欺骗的 MAC 地址"
209. Euo="仅在 ISP 要求你使用指定的 MAC 时使用该选项。"
210. # file dhcpconf.cgi
211. Eed="启用 BrazilFW DNS 缓存?"
212. Ecd="缓存 DNS 可以提高域名解析速度。"
213. Eds="启用 BrazilFW DHCP 服务?"
214. Eha="由 BrazilFW <b>自动</b> 为 <b>局域网计算机</b> 提供 IP 地址以及网络配置。"
215. Esa="起始 IP 地址"
216. Efs="DHCP 范围的第一个 IP 地址"
217. Eei="结束 IP 地址"
218. Els="DHCP 范围的最后一个 IP 地址"
219. Elt="租期时间(秒)"
220. Ebl="如果留空,则是 7200 秒(2小时)。"
221. Ecz="进阶设定 - 设置 DHCP 发送给 LAN 的信息"
222. Ert="网关"
223. Ebk="如果留空,BrazilFW 会作为缺省网关。"
224. Esn="子网"
225. Esm="如果留空,将使用 BrazilFW 预设的本地子网。"
226. Edm="本地域名"
227. Eso="如果留空,BrazilFW 将作为本地域名。"
228. Esp="DNS 服务器 (最多可设三个)"
229. Esr="如果留空,BrazilFW 会使用 WAN 设定的 DNS 服务器"
230. Ess="如果 DNS 缓存被激活,则 DNS 服务器为 BrazilFW 主机。"
231. Est="WINS 服务器"
232. Eba="局域网中任何存在的 WINS 服务器"
233. Ebc="通常为 Windows NT/2000/2003/2008 服务器"
234. Ebd="DNS 设置:"
235. Ebe="本地主机"
236. Ebf="DHCP 设置:"
237. Ebg="当前 DHCP 租约及保留地址"
238. #leases.cgi
239. Ega="当前 DHCP 租约"
240. Egb="DHCP 保留地址"
241. Egc="添加保留地址"
242. Egd="保留列表:"
243. Ege="添加新的保留地址"
244. Egf="控制动作:"
245. Egg="重新加载 DNS/DHCP 服务"
246. Egh="编辑 DHCP 保留配置文件"
247. Egi="导航:"
248. Egj="返回主菜单"
249. Egk="DHCP 保留"
250. Egl="MAC 地址"
251. Egm="MAC 使用格式"
252. Egn="必须设置一个 MAC 或 主机名。"
253. Ego="IP 地址"
254. Egp="分配给该主机的 IP 地址。"
255. Egq="如果留空,则使用默认的租用时间。"
256. Egr="关于该主机的注释。"
257. Egs="DHCP 保留 修改成功。"
258. Egt="需要重新加载 DNS/DHCP 服务以便使改动生效。"
259. Egu="DHCP 保留 添加成功。"
260. Egv="DHCP 租约 删除成功。"
261. Egx="DHCP 保留 删除成功。"
262. # file localhost.cgi
263. Lca="本地主机配置"
264. Lcb="主机全称"
265. Lcc="本地主机列表:"
266. Lcd="添加新的主机"
267. Lce="控制动作:"
268. Lcf="编辑本地主机文件"
269. Lcg="新的本地主机配置"
270. Lch="用于访问该主机的 IP。"
271. Lci="预设的主机名。"
272. Lcj="主机全称"
273. Lck="带域名的主机名。"
274. Lcl="关于该主机的注释。"
275. Lcm="本地主机修改成功。"
276. Lcn="本地主机删除成功。"
277. # file adminconf.cgi
278. Baa="系统设置"
279. Bab="时区"
280. Bac="远程时间服务器"
281. Bad="远程日志主机"
282. Bae="允许响应远程主机的 PING 测试"
283. Baf="允许远程 SSH 访问"
284. Bag="SSH 端口"
285. Bah="启用 Web 管理"
286. Bai="Web 管理端口"
287. Baj="Web 管理界面语言"
288. Bak="个人喜好"
289. Bal="默认 (英语)"
290. Bam="关闭 NAT (不推荐)"
291. # file portfw.cgi
292. Paa="一条自动转发规则必须要指定一个目的 IP 地址和起始端口。"
293. Pab="一条自动转发规则必须要指定一个目的 IP 地址和协议号码。"
294. Pac="端口范围:起始端口必须小于结束端口。"
295. Pad="一条端口转发规则必须指定一个内部 IP。"
296. Pae="对于 DNS 选项,必须指定协议、Internet 端口以及目标端口。"
297. Paf="规则已经添加,没有使用 DNS 选项!"
298. Pag="必须指定一个目标 IP 地址。"
299. Pah="端口转发规则设置"
300. Pai="激活"
301. Paj="协议"
302. Pak="WAN IP"
303. Pal="WAN 端口"
304. Pam="LAN IP"
305. Pan="LAN 端口"
306. Pao="本地访问许可"
307. Pap="新建转发规则:"
308. Paq="单一端口"
309. Par="范围端口"
310. Pas="预设配置模板"
311. Pat="控制动作:"
312. Pau="重新加载防火墙"
313. Pav="编辑配置文件"
314. Pax="单一端口转发"
315. Pay="范围端口转发"
316. Paz="激活?"
317. Pba="<b>启用/禁用</b> 该规则而不是删除它。"
318. Pbb="协议"
319. Pbc="必须选择服务所使用的协议(通常为<b>tcp</b>)。"
320. Pbd="LAN IP 地址"
321. Pbe="运行该服务的 <b>服务器</b> 的 IP 地址。"
322. Pbf="LAN 端口号码"
323. Pbg="<b>服务器</b> 上该服务的端口号码。"
324. Pbh="WAN IP 地址"
325. Pbi="仅在你有 <b>多个静态 WAN IP </b><u>(比如双线接入)</u> 时使用该栏位。"
326. Pbj="如果留空,规则将应用于所有 WAN IP。"
327. Pbk="对外端口号码"
328. Pbl="供远程主机访问的端口号。"
329. Pbm="如果留空,会使用和 <b>服务器相同</b> 的端口号。"
330. Pbn="必须选择服务所使用的协议或协议号。"
331. Pbo="运行该服务的 <b>服务器</b> 的 IP 号码。"
332. Pbp="起始端口号"
333. Pbq="<b>服务器</b> 上该服务的 <b>最低</b> 的端口号。"
334. Pbr="结束端口号"
335. Pbs="<b>服务器</b> 上该服务的 <b>最高</b> 的端口号。"
336. Pbt="允许 LAN 使用外部 IP ?"
337. Pbu="允许内部用户使用外部 IP 或域名访问该服务。"
338. Pbv="该选项不会产生任何附加的风险。"
339. Pbx="该端口转发规则的注释。"
340. Pby="建议:内部机器和服务名"
341. Pbw="例:"
342. Pbz="预设服务向导"
343. Pca="服务类型"
344. Pcb="对外提供的基于 <b>LAN</b> 的服务。"
345. Pcc="Web 服务器"
346. Pcd="安全 Web 服务器 (SSL) "
347. Pce="文件传输"
348. Pcf="收取 e-mail"
349. Pcg="发送 e-mail"
350. Pch="查看/管理 e-mail"
351. Pci="域名服务器"
352. Pcj="IRC 客户有时候会需要"
353. Pck="远程控制"
354. Pcl="计算机 1"
355. Pcm="计算机 2"
356. Pcn="转发规则修改成功。"
357. Pco="需要重新加载防火墙使改动生效。"
358. Pcp="转发规则删除成功。"
359. # file firewall.cgi
360. Pda="必须提供一个 IP 、主机名称 或 MAC 作为源地址。"
361. Pdb="必须提供一个 IP 或 MAC 作为目的地址。"
362. Pdc="端口范围:起始端口号必须小于结束端口号。"
363. Pdd="防火墙规则设置"
364. Pde="新建规则:"
365. Pdf="管理规则 (Admin)"
366. Pdg="访问规则 (Access)"
367. Pdh="编辑自定义防火墙规则"
368. Pdi="管理规则设置 - 防火墙设置
(说明:指定可以登录 BrazilFW 的主机)"
369. Pdj="访问规则设置 - 防火墙设置"
370. Pdk="必须选择一个规则 或 自定义(custom target)。"
371. Pdl="源地址或网络"
372. Pdm="连接来自的 计算机地址 或 网络。"
373. Pdn="如果选择 IP、主机名 或 MAC 请在此处填写,否则留空。"
374. Pdo="目的地址 或 网络"
375. Pdp="连接所要到达的 计算机地址 或 网络。"
376. Pdq="如果选择 IP、主机名 或 MAC 请在此处填写,否则留空。"
377. Pdr="该服务最低的端口号。"
378. Pds="该服务最高的端口号。"
379. Pdt="该防火墙规则的注释。"
380. Pdu="提示:机器名 和 服务名"
381. Pdv="提供给互联网访问的公共服务。"
382. Pdw="FROM:IP 地址 或 网络"
383. Pdx="发起该连接的计算机的 IP 地址。"
384. Pdy="TO:IP 地址 或 网络"
385. Pdz="运行该服务的计算机的 IP 地址。"
386. # file qos.cgi
387. Pea="QOS 带宽控制"
388. Peb="QOS 带宽控制类型"
389. Pec="QOS 已关闭"
390. Ped="BrazilFW 带宽控制脚本-1 (使用默认设置)"
391. Pee="BrazilFW 带宽控制脚本-2 (手动 class 设置)"
392. Pef="Wonder-shaper init 脚本"
393. Peg="真实 下载带宽"
394. Peh="真实 上传带宽"
395. Pei="BrazilFW QOS 带宽控制 脚本设置"
396. Pej="直接路由"
397. Pek="inet class 保留带宽"
398. Pel="优先级预留带宽"
399. Pem="保留给不同的优先级子类的可用带宽。"
400. Pen="为了让 QOS 正常工作,所有类必须合计为 100%。"
401. Peo="高 优先级"
402. Pep="合计必须为 100%"
403. Peq="正常 优先级"
404. Per="低 优先级"
405. Pes="爆发(Burst)设置"
406. Pet="多大数据可以不移交给 QOS 分析过滤,必须高于 MTU 。"
407. Peu="高速(Fast burst)"
408. Pev="正常(Normal burst)"
409. Pew="低速(Slow burst)"
410. Pex="单独的 类 速率"
411. Pey="默认情况下保留给每个类的带宽。"
412. Pez="单独的上传速率"
413. Pfa="单独的下载速率"
414. Pfb="默认的 类 设置"
415. Pfc="为所有那些未设置 QOS 策略的 类 保留的带宽量。"
416. Pfd="上传限制"
417. Pfe="下载限制"
418. Pff="QOS 设置:"
419. Pfg="QOS 过滤器"
420. Pfh="QOS 类"
421. Pfi="重新加载 QOS"
422. Pfj="显示 QOS 状态"
423. Pfk="返回设置"
424. Pfl="* 优先级类 合计 不是 100% 。"
425. Pfm="* 优先级类 不能定义为 0% 带宽。"
426. Pfn="* 某些 优先级类 的 带宽保留 没有定义,这些设置未被保存。"
427. Pfo="* Direct fw"
428. Pfp="inet 类不在它的限制内。"
429. Pfq="* 默认 上传类 不在它的限制内。"
430. Pfr="* 默认 下载类 不在它的限制内。"
431. Pfs="需要重新启动 QOS 以便使改动生效。"
432. Pft="你修改了 QOS init 类型,请保存配置并重新启动路由器,以便使改动生效。"
433. #file qosfilter.cgi
434. Pfu="QOS 过滤规则设置"
435. Pfv="远程端口"
436. Pfw="端口掩码"
437. Pfx="和/或"
438. Pfy="本地端口"
439. Pfz="QOS 过滤规则"
440. Pga="创建新规则:"
441. Pgb="编辑过滤规则文件"
442. Pgc="返回到 QOS 主设置菜单"
443. Pgd="类别 优先级"
444. Pge="选择目标 类 的优先级。"
445. Pgf="协议"
446. Pgg="过滤器所应用到的协议或协议号(默认 any)"
447. Pgh="远程端口"
448. Pgi="远程计算机上的 IP 端口(默认 any)"
449. Pgj="远程 U32 端口掩码"
450. Pgk="U32 过滤器远程端口的位掩码 (bitmask)"
451. Pgl="单个端口"
452. Pgm="端口"
453. Pgn="逻辑端口对照"
454. Pgo="逻辑端口匹配规则。"
455. Pgp="如果您仅定义了通讯协议,必须选择 <b>匹配两个端口</b> !"
456. Pgq="匹配两个端口"
457. Pgr="匹配一个端口"
458. Pgs="本地计算机上的 IP 端口(默认 any)"
459. Pgt="本地 U32 端口掩码"
460. Pgu="本地计算机 U32端口 位掩码 (Bitmask)"
461. Pgv="该 QOS 过滤规则的注释。"
462. Pgw="QOS 过滤规则修改成功。"
463. Pgx="QOS 过滤规则删除成功。"
464. #file qosclasses.cgi
465. Pha="单独下载"
466. Phb="单独上传"
467. Phc="总计下载"
468. Phd="总计上传"
469. Phe="QOS 类 设置"
470. Phf="Class 类型"
471. Phg="父类的 Class ID"
472. Phh="Class ID"
473. Phi="下载 保证速率"
474. Phj="下载 最大速率"
475. Phk="上传 保证速率"
476. Phl="上传 最大速率"
477. Phm="匹配 IP 或 网络"
478. Phn="编辑 类 文件"
479. Pho="选择 <b>有过滤器</b> 建立一个 HTB 父类,其中可包含3个子类,并可分别为它们设置其 高/正常/低 优先级,"
480. Phq="或者选择 <b>无过滤器</b> 建立一个不带过滤的 SFQ 叶类别。"
481. Phr="有过滤器"
482. Phs="无过滤器"
483. Pht="你必须为这个 类 设置一个有效的 父类 ID"
484. Phu="该类的 类ID。"
485. Phv="你要保留给该类的带宽(kbits/s)"
486. Phw="或者选择 单独/总计,让 BrazilFW 计算它。"
487. Phx="单独下载"
488. Phy="总计下载"
489. Phz="你允许该类使用的最大带宽(kbits/s)"
490. Pia="IP 或 网络"
491. Pib="你想为该类保留的下载速率"
492. Pic="建立新的 类:"
493. Pid="控制动作:"
494. Pie="使用该类的 IP 地址。"
495. Pif="关于该 QOS 类的注释。"
496. Pig="QOS 类修改成功。"
497. Pih="需要重新加载 QOS 以使改动生效。"
498. Pij="QOS 类删除成功。"
499. #file qosstatus.cgi
500. Pik="QOS 状态"
501. Pil="QOS 带宽控制类型:"
502. Pim="高优先级带宽百分比:"
503. Pin="正常优先级带宽百分比:"
504. Pio="低优先级带宽百分比:"
505. Pip="Direct fw-&gt;inet class 百分比:"
506. Piq="默认 下载类 的保留带宽:"
507. Pir="默认 上传类 的保留带宽:"
508. Pis="数据传输状态"
509. Pit="上传 QOS 优先级 类"
510. Piu="低优先级"
511. Piw="正常优先级"
512. Piv="高优先级"
513. Pix="下载 QOS 优先级 类"
514. Piy="特殊 上传类"
515. Piz="(直接路由)Direct router-&gt;inet data"
516. Pza="未分类的数据"
517. Pzb="特殊 下载类"
518. Pzc="(直接路由)Direct router-&gt;localnet data"
519. Pzd="当前下载通信控制类"
520. Pze="当前上传通信控制类"
521. Pzf="仅适用于 BrazilFW QOS 带宽控制 脚本。"
522. # file chpasswd.cgi
523. Caa="不可指定空密码。系统密码未更新。"
524. Cab="密码不匹配。系统密码未更新。"
525. #file editconf.cgi
526. Pja="以下内容已经写入到"
527. Pjb="配置文件"
528. Pjc="要编辑的文件名:"
529. Pjd="BrazilFW 主配置文件"
530. Pje="端口转发配置"
531. Pjf="防火墙配置"
532. Pjg="防火墙定制规则"
533. Pjh="本地主机"
534. Pji="DHCP 保留"
535. Pjj="DHCP 当前租约"
536. Pjk="QOS 过滤器"
537. Pjl="QOS 类"
538. Pjm="QOS 配置文件"
539. Pjn="PPP 选项"
540. Pjo="PPP ISP 会话"
541. Pjp="PPP Peer 配置"
542. Pjq="PPP PAP 加密"
543. Pjr="PPP CHAP 加密"
544. Pjt="编辑任意文件"
545. #file diags.cgi
546. Pka="浏览系统日志"
547. Pkb="显示 BrazilFW 配置"
548. Pkc="运行中的进程"
549. Pkd="查找名称服务器"
550. Pke="网络接口状态"
551. Pkf="DNS 测试"
552. Pkg="网关测试"
553. Pkh="显示防火墙规则"
554. Pki="内核启动信息"
555. Pkj="已加载的模块"
556. Pkk="路由表"
557. Pkl="内存使用率"
558. Pkm="虚拟硬盘(RAM-DISK)使用率"
559. #file ppp-conf.cgi
560. Pla="PPP Internet 连接配置"
561. Plb="按需连接"
562. Plc="你可以保持永久连接"
563. Pld="或者在出站通信上进行 <b>自动连接</b>,并在没有数据访问的一段时间后 <b>自动关闭连接</b>"
564. Ple="始终保持连接"
565. Plf="使用按需连接"
566. Plg="按需连接的超时时间:"
567. Plh="秒"
568. Pli="调制解调器设备"
569. Plj="选择用于访问 modem 的串口。"
570. Plk="串口速度"
571. Plm="必须等于或大于你的 modem 速度。"
572. Pln="调制解调器初始化字串"
573. Plo="尝试使用字串:"
574. Plp="或者"
575. Plq=",这是大多数型号 modem 所用的。"
576. Plr="电话号码"
577. Pls="ISP 的号码。"
578. Plt="ISP 账号的用户名。"
579. Plu="ISP 分配给你的密码。"
580. Plw="会话期间是否进行登录?"
581. Plv="仅在你的 ISP 不支持支持一般的 chap 或 pap 验证时设置为 Yes。"
582. Plx="不推荐"
583. Ply="如果你的 ISP 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主 DNS 服务器,请在此填写;或者留空,以便在连接期间获得。"
584. Plz="如果你的 ISP 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从 DNS 服务器,请在此填写;或者留空,以便在连接期间获得。"
585. Pma="如果你的 ISP 需要,请填写域名。"
586. Pmb="你的 ISP 是否分配给你一个静态 IP 地址?"
587. Pmc="如果你使用静态 IP,在此填写 ISP 分配给你的地址,否则请在 PPP 接口输入本地地址。"
588. Pmd="静态 IP"
589. Pme="ISP 静态 IP:"
590. Pmf="动态 IP"
591. Pmg="本地远程 IP:"
592. Pmh="提示:你应该填写你在 ISP 处获得的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
593. Pmi="BrazilFW 可能无法连接到你的 ISP。"
594. Pmj="提示:你应该填写你的 ISP 指定电话号码。"
595. Pmk="BrazilFW 无法拨通 ISP。"
596. Pml="提示:你应该指定你的 modem 连接的设备(例如:对于 com1 则是 ttyS0)。"
597. Pmm="除非你指定 modem 连接的端口,否则 BrazilFW 无法通信。"
598. Pmn="提示:如果本地远程地址为空,这种情况下 BrazilFW 将无法工作"
599. Pmo="在你的 LAN 上通过 <u>Internet 配置</u>页分配给它一个地址。"
600. Pmp="警告:本地远程地址不在同一 LAN 上"
601. Pmq="在<u>Internet 配置</u>页上重新输入,或改变 <u>LAN 配置</u>及<u>DHCP 配置</u>使之匹配。"
602. ##########################
603. ### Added 11-18-2004
604. ##########################
605. # Menu - Left
606. Msf="简易防火墙配置"
607. Mfc="高级防火墙配置"
608. # file sfirewall.cgi
609. Pna="内部用户过滤"
610. Pnb="远程主机过滤"
611. Pnd="允许所有用户对外连接 (全部允许,仅禁止黑名单内的计算机)"
612. Pne="禁止所有用户对外连接 (全部禁止,仅允许白名单内的计算机)"
613. Pnh="允许所有远程主机连接 (全部允许,仅禁止黑名单内的端口及协议)"
614. Pni="禁止所有远程主机连接 (全部禁止,仅允许白名单内的端口及协议)"
615. Pnj="黑名单"
616. Pnk="白名单"
617. Pnl="例如:"
618. Pnm="输入禁止上网的 IP 地址,用 Enter 换行。"
619. Pnn="输入允许上网的 IP 地址,用 Enter 换行。"
620. Pno="输入禁止上网的 MAC 地址,用 Enter 换行。"
621. Pnp="输入允许上网的 MAC 地址,用 Enter 换行。"
622. Pnq="输入要阻止的 端口号 及 通讯协议,用 Enter 换行。"
623. Pnr="输入要允许的 端口号 及 通讯协议,用 Enter 换行。"
624. #file diags.cgi
625. Pkn="ARP 列表"
626. Pko="当前连接数"
627. #file editconf.cgi
628. Pjs="本地命令初始化脚本"
629. Pju="模块设置"
630. ##########################
631. ### Added 05-15-2005
632. # Menu - Left
633. Msg="计划任务"
634. Msh="配置存档"
635. # file cron.cgi
636. Pqa="分"
637. Pqb="小时"
638. Pqc="日"
639. Pqd="月"
640. Pqe="周"
641. Pqf="将运行的命令"
642. Pqg="重新加载计划任务"
643. Pqh="编辑任务文件"
644. Pqi="任务列表:"
645. Pqj="新建一个计划任务"
646. Pqk="All"
647. Pql="可以在一个栏位中输入多组数字,彼此以 ,隔离,栏位留空即表示 全部。"
648. Pqm="例如:每 <u>20分钟</u> 执行一次,输入:<b>0,20,40</b>"
649. Pqn="例如:要在 <u>早上8:00</u> 和 <u>下午5:00</u> 执行,输入:<b>8,17</b>"
650. Pqo="例如:要在每月的 <u>15号</u> 执行,输入:<b>15</b>"
651. Pqp="例如:要在 <u>1月</u> 执行,输入:<b>1</b>"
652. Pqq="例如:要在 <u>周1~周5</u> 执行,输入:<b>1,2,3,4,5</b>"
653. Pqr="例如:要 <u>重新加载防火墙</u>,输入:<b>firewall.reload</b>"
654. Pqs="计划任务添加成功!"
655. Pqt="计划任务已经删除!"
656. Pqu="你必须重新加载计划任务,设置才能生效。"
657. #file editconf.cgi
658. Pjv="计划任务"
659. # file adminconf.cgi
660. Ban="启用计划任务 (Cron)"
661. Bao="记录 远程主机连接企图"
662. Bap="记录 进站连接日志"
663. Baq="记录 出站连接日志"
664. Bar="调试模式 - <u>Debug Mode</u> (记录每个防火墙命令)"
665. Bas="限制日志最大体积 (不推荐)"
666. Bat="关闭本地语言支持 (使用英文界面)"
667. # file sfirewall.cgi
668. Pns="Level 7 应用层过滤器"
669. Pnt="输入要禁止的 L7 协议名称,用 Enter 换行。"
670. Pnu="例如:想禁止 P2P 下载,可输入:"
671. Pnv="查看目前可用的 L7 协议名称表"
672. # file profiles.cgi
673. Pra="载入"
674. Prb="另存为新配置"
675. Prc="保存当前配置"
676. Prd="配置名称"
677. Pre="这将覆盖掉当前的配置,"
678. Prf="你确定要载入这个配置存档么?"
679. Prh="你确定要将当前所有配置保存到这个配置存档么?"
680. Prj="你确定要删除这个配置存档么?"
681. Prk="输入新的配置存档名称,"
682. Prl="名称中请勿使用特殊符号或者空白 (支持中文名称)"
683.
684. ##########################
685. ### Added 02-05-2006
686.
687. # file dhcpconf.cgi
688. Psa="编辑自定义设置"
689.
690. # file diags.cgi
691. Psb="显示 PCI 设备信息"
692.
693. # file lanconf.cgi
694. Psc="LAN 网卡接口"
695.
696. # file ethernet-conf.cgi
697. Psd="WAN 网卡接口"
698.
699. # file dmz_conf.cgi
700. Pse="DMZ 网卡接口"
701.
702. ##########################
703. ### Added 02-28-2006
704.
705. # file subnet.cgi
706. Psf="子网划分"
707. Psg="子网划分设置"
708. Psh="子网 ID"
709. Psi="使用 DHCP"
710. Psj="使用 QOS"
711. Psk="不限制"
712. Psl="新建一个子网"
713. Psm="修改子网设置"
714. Psn="输入一个有效的子网 ID <u>(编号)</u>,每个子网的 ID 不能相同。"
715. Pso="子网的起始 IP 地址。"
716. Psp="子网使用的 子网掩码。 <u>(submask)</u>"
717. Psq="设置是否由 DHCP 服务器(BrazilFW)为该子网提供 <b>自动分配 IP </b>的服务。"
718. Psr="限制该子网所能使用的带宽。"
719. Pss="为该子网起一个简易的注释,方便识别它的用途。"
720. Pst="子网设置修改成功!"
721. Psu="子网删除成功!"
722. Psv="需要重新启动使变更生效!"
723.
724. # file qos.cgi
725. Psw="基于子网的 QOS"
726. Psx="自定义 QOS 脚本"
727. Psy="编辑自定义 QOS 脚本"
728.
729. # Left Menu
730. Mdh="DHCP/DNS 设置"
731.
732. ##########################
733. ### Added 04-19-2006
734.
735. # file index.cgi
736. Pta="IP 地址自动检测"
737. Ptb="通过"
738. Ptc="错误"
739. Ptd="测试"
740.
741. ##########################
742. ### Added 07-16-2006
743.
744. # file lanconf.cgi
745. Pte="第二 LAN 设置 (LAN2)"
746. Ptf="无线 LAN 设置 (WLAN)"
747. Ptg="LAN2 网络接口"
748. Pth="无线网卡接口"
749.
750. # file loadbalance.cgi
751. Pti="负载平衡设置"
752. Ptj="启用负载平衡"
753. Ptk="第一对外网卡"
754. Ptl="第二对外网卡"
755. Ptm="第三对外网卡"
756. Ptn="第四对外网卡"
757. Pto="优先级 (Weight) <u>指利用率,数字越高使用越频繁</u>"
758. Ptp="网卡接口"
759. Ptq="提示:第一对外网卡的其他设置,在 <u>Internet 设置</u> 页面。"
760. Ptr="设置已更新。"
761.
762. # file sfirewall.cgi
763. Pts="IP 与 MAC 绑定"
764. Ptt="输入你想绑定的 IP 与 MAC ,例如(格式):"
765. Ptu="此规则仅在选择 <b>禁止所有用户对外连接</b> 时才会生效。"language.gz简体中文语言包文件:

DreamCat 发表于 2008-3-8 05:38:49

已经好多了。感谢weeper,这也是对开源社区的贡献吧,这个东西总得有人做,虽然我们没能力做得更多。
或许过段时间(几个月?)我会尝试重新翻译这个,但原英语能满足要求,不过仍由你维护好了。
不断的修改译文也是对英语的加强,所以希望weeper有空的时候多回头看看(记得对你说过,我翻译的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weeper 发表于 2008-3-9 23:19:14

谢谢DreamCat兄!
您目前追踪的Lintrack等我过段时间跟进,呵呵。想先把BrazilFW和FreeSCO弄一弄再说。
您能考虑重新翻译BrazilFW实在太好了。我也能学习不少东西。这次尝试翻译BrazilFW的时候,一条一条的看原文其实收获蛮大的。至少知道软件本身拥有那些功能。我感觉进步不小,呵呵。

add1132 发表于 2008-3-11 22:39:43

感谢weeper,猫兄。

marrow 发表于 2008-4-15 11:01:41

感谢各位的努力!

chap 发表于 2008-8-18 11:56:31

感谢各位的努力!

NEONOU 发表于 2008-8-18 14:57:30

怎么连上路由器啊.

hdh1220cn 发表于 2008-8-19 20:22:51

SSH连接手工汉化!!!

huguoli 发表于 2008-8-29 14:08:15

辛苦了楼主

雪酷龙 发表于 2008-9-10 23:58:43

楼主辛苦了

zdqiang1688 发表于 2008-9-14 19:51:51

fffffffdsgsdgfdsgfsdg

yuanyx 发表于 2008-10-8 19:14:10

记得BFW是多语言版的,在安装时选择"cn"就可以是中文网页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razilFW2.30.1简体中文汉化文件